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针对当前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复旦儿科党建学习平台于1月31日开辟“每日一报”专栏,及时发现、总结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疫情防控斗争及复工复产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感人事迹、工作做法,凝聚起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本期报道上海市第一批“火线入党”的抗疫先锋夏爱梅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全体“临时妈妈”们冲锋在前,坚守战“疫”最前沿,对待患儿悉心照料,耐心呵护,尽显天使风采。
新冠病毒肺炎席卷了全国各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作为上海市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唯一儿童专科定点医院,承担着全市儿童疑似病例的筛查和诊治任务,也是抗击疫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场艰巨的战役。夏爱梅率领的传染科护理团队,当仁不让地挑起了“新冠患儿”护理的重任,从1月19日迄今,她流过三次眼泪,没有一次为了自己。
她的手机里有一张照片,照片上是病房里的一大一小两个人,穿着全套白色防护装备的大人,分辨不出性别和样貌,正坐在一张矮凳上,给一个两岁的女孩子洗脚。那个女孩子表情淘气,可爱至极。
“这就是我们的护士,自发的,只要对孩子们好的,都会去做。起初我给所有护士的原则是,尽量不要抱孩子,毕竟这是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但她们进了病房,常常就忘了,风险全部抛诸脑后。”
作为久经沙场,参加过各种战“疫”的“老兵”,她对正在经历的一切,有非常明晰的认知。她说:护理他人,也是护理自己。30年的护士生涯,从菜鸟到资深,经历了形形色色。她自认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但这份工作,却让她不得不接受“不完美”——能够减轻一点点痛苦,缓解一点点悲伤,就已经是这份工作的全部意义了,又哪有完美可言呢?
大战之前
夏爱梅永远会记得,2020年1月19日的这个傍晚。
晚餐上了桌,清蒸鲈鱼、冬笋炒腊肉、清炒菠菜、三鲜汤,还没等动筷子,电话铃声猝然响起了。
电话的源头是闵行区疾控中心,转到了儿科医院总值班、护理部主任,以及作为传染科护士长的夏爱梅。接到电话的时候,她清楚,这将是儿科医院收治的第1个确诊病人,该来的,一定会来的。她对着电话那头只说了一句话:“好的,我明白,我现在就去医院。”
“战‘疫’终于打响了。”她心里说着。事实上,在收治第一位病人之前,夏爱梅和她的同事们就已经预感到了疫情的爆发。最初是在两周前,当“新冠病毒肺炎”的消息从武汉刚刚传出,出于职业嗅觉,与传染病走得最近的传染科,从主任到护士都开始警惕起来。而全院护理部集中了所有的护士进行了培训,由夏爱梅讲授传染科防护用品的穿戴;病房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并且,按照传染科“战备结合”的要求,储备了一定数量的防护服、防护眼罩和N95口罩。
1月17日,儿科医院“春晚汇演”当晚,院党委召集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等责任人员开会,正式下达防疫部署。而儿科医院作为上海市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唯一儿童专科定点医院,承担着全市儿童疑似病例的筛查和诊治任务,也是抗击疫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时,夏爱梅知道,作为定点医院的儿科医院,马上就会接收病人了,必须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焦虑中的顽强
儿科医院的抗疫战争,从1月19日正式打响。
如果说战疫分几个阶段的话,夏爱梅说,第一阶段就是第一个病人收治后的一周,那是最重要、最繁忙,也是最紧张的阶段。
“虽然只有一个确诊病人,但是普通发热门诊已经取消,所有疑似病人都要入院排除,必须当成确诊病人一样对待。”夏爱梅说,因为不知道是“真”还是“假”,在没有弄清楚之前,必须当作“真的”。“有时候疑似病例一下子来了七八个,观察时间又长,病房就要想办法把其他如流感病人移出去,想办法一点点地清空;还要请医务部去协调,给出不了院的病人安排妥当。”
除了判定病人之外,还要熟悉流程。
比如,病人的行走线路安排。病毒的传染性非常强,病人从哪里上来、哪里出去才不会污染别的孩子、家长和工人?怎样才符合消毒隔离的规范?这一切,夏爱梅必须率先熟悉和完善所有流程——缓冲区、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等等,每一次进出都要不停地消毒,哪个地方缺什么、哪里洗手不方便,不亲身体验是想不到的。
“比如洗手液。有的缓冲区由病房改造而成,而病房里原有的洗手液是用手摁的,必须改造成自动感应,这就避免了直接接触;再比如,从污染区出来,手不能接触病房任何东西,但门是推拉门,怎么出来?”夏爱梅说,所有的补救工作,都在19日到24日之间完成。作为病区管理者,她必须把整个区域管理流程的各个细节都完善起来,把可能会污染医护人员的所有漏洞都补起来。
夏爱梅坦言,第一阶段的另一大重点是,对护士的护理工作做出新的部署。
这才是最大的挑战。因为,以前的患儿都由家长陪同,护士更多地关注孩子的病情、治疗和对家长的健康教育。但这次,家长都被隔离,有的甚至全家染病。护士就必须24小时在病房里陪同,穿着全套防护设备,不能上厕所,不能擦汗,还要观察病情、采样、喂饭、洗脚、洗澡、换尿布、接大小便。
在传染病房,很多护士都经历了她们的第一次——第一次喂孩子、第一次给孩子洗澡、第一次给孩子画画。有的大孩子要上网校,护士还得盯着上课时间,安排孩子做作业。
19日后的那一周,专家组决定了流程,凡是确诊病例,隔离区域必须24h有护士陪同。24小时不能离人,意味着只能4小时或6小时换一次班,风险很大——防护服如果被孩子尿了,或者流汗湿了,就失去防护的作用,而当时那种带有密封条的防护服的储备已经快要跟不上了。夏爱梅听到这个消息,一下子崩溃了,伏在桌上泣不成声。
“她们都只有20多岁,最小的20才出头,对我极度信任,我嘴上说着放心,但心里已经非常紧张,我必须保护好她们的安全,一个都不能出事。”她事后说,那种焦虑如泰山压顶。
三四天后,得益于医院领导以及物流中心积极努力和社会捐赠的大量涌入,物资供应终于跟上了。合规的防护服终于得到了保障。除了N95和眼罩以外,全防护的呼吸面罩、包括正压通气的面罩也全部到位。
这时,夏爱梅的焦虑才稍稍缓解。
忙碌中的谨慎
经过了第一阶段的煎熬,1月24日后,抗疫斗争慢慢进入了稳定期。
夏爱梅说,后面两周是大规模收治病人的时期,大家都非常忙碌,焦虑其实已经丢掉了,跟平时的护理别无二致。
这段时间,夏爱梅的工作重心在于病房周转。疑似病人都收治在负压房间。“我们只有5间负压房间,同时周转的病人有时高达11人,每天只能绞尽脑汁不停地移床、周转,凭流行病史判断阴性阳性的可能性,把风险小的患儿先移出来。”夏爱梅说,每天下班之前必须空出一间负压房间,以保证晚上有房间收病人。有时候刚刚睡着,她就会接到电话——“夏老师,又来病人了,放哪呢?”不过,夏爱梅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一步步应付了下来。
此时,护理部的支援也来了。八名有经验的党员护士毛遂自荐,这支生力军一来,护理队伍壮大到了22人。夏爱梅稍稍松了一口气。
护士守在病房,仍然面临着重重考验。夏爱梅说,起初她给所有护士的原则是,尽量不要抱孩子,毕竟这是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但她们进去以后,常常就忘了,怎么忍心看着孩子在哭呢,自己的风险全部抛诸脑后。孩子睡着了,我们的姑娘还坐在边上轻轻地拍着,那是女性身上特有的母性啊,像一束光一样。”
夏爱梅坦言,比起挑战性高的“保育”,姑娘们还需要尽力适应所有的防护设备。比如N95口罩,戴的时间长了,鼻子破皮,脸上都是压痕;还有全面罩防护型呼吸器,全封闭式,两侧有过滤装置,外面套了3M的N95过滤棉,戴上后呼吸费力;夏爱梅自己试戴了正压通气的面罩,送风的时候冷风吹着头顶,两个小时后头痛难当;防护服做了防飞溅处理,不透气不透水,又闷又热,穿3小时后,内衣就湿透了。此后,夏爱梅进行了调整,她把轮换时间从6小时改成了4小时。
“一旦觉得喘不过气了,一定要出来休息一会,换个同事进去,这套衣服就不要了,不能让姑娘们在里面硬抗。”那段时间,夏爱梅连续十七八天连轴转,“防护、防护、防护”,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就怕防护意识松懈。偶尔,她也会因为姑娘们的一丝疏忽而大发雷霆,一改平素温柔的模样,姑娘们也都明白,金刚之怒的背后,是深切的爱。
坚守
护士们都已经连续工作一个多月了,医院领导体恤大家,强制换班。夏爱梅问她的姑娘们,大家都说,不用换了。
其实,疫情开始后,大多数姑娘都住在医院了,顾虑前前后后有很多。夏爱梅说,没关系,不回去了,我找地方给你们睡觉。于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病区的5楼成了临时的休息室,准备了床和被子让姑娘们睡觉。
夏爱梅说,在这次战“疫”中,她最大的感动就是所有的姑娘们。
“没有人后退一步,病情就是军令。”她记得,有一天晚上,必须临时抽调一个护士救急。夏爱梅犯了愁,想到了住在楼上不回家的姑娘们,找了个第二天轮休的姑娘,拜托她晚上加个班。“她二话没说就赶来了,孩子才七个月大,没有妈妈在身边,哭得厉害,没带过孩子的她,竟然把小孩抱了一夜。这些姑娘都特别淳朴,看到孩子们笑,就开心得不行。”
这次疫情中,夏爱梅一共哭过三次。第一次哭,是在防护储备面临危机的时候,泣不成声;第二次哭,是看到姑娘们脸上被口罩的压痕,几天都消不掉,她拍下照片发给护理部的时候,没有忍住眼泪;第三次,是开心的眼泪,那个最小的漂亮的小孩出院的时候,看着孩子从主任的手里转交给孩子妈妈的时候,伴着孩子妈妈的那句“你们把她养胖了”,她喜极而泣。
“总觉得她们会害怕,想不到她们干得这么好。善良的人性,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体现得淋漓尽致。” 夏爱梅说。
火线入党
夏爱梅说:“当前的抗击新冠病毒的战‘疫’,见证了各行各业的共产党员冲锋陷阵,无论是医务人员、警察、社区志愿者等等,他们都把人民的生命、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个人的安危置之脑后,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尤其在我院这次的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各级党员干部都能坚守一线,在各自的岗位献策献力,年轻的党员医生、护士积极主动报名,明知危险仍然加入到抗疫一线,与我们病房的工作人员共同战斗,充分体现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令我倍感鼓舞。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能够身边很多的党员一起战斗非常开心,看到所有的党员在一线无所畏惧,更加坚定了我加入党组织的决心,作为护士长,我必须也要做到身先士卒,带领护理团队用饱满的热情、科学的方法打好这场‘阻击战’、‘人民的战争’,疫情不结束,我们决不退缩。”抗疫之路党旗飘飘,2020年3月2日,夏爱梅护士长如愿“火线入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