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龄重症男童曦曦由浙江、上海两地交警联手“爱心大护送”至申城急诊,我院续写“爱心大营救”续篇。
2012年3月20日晚上,从护送宁波男婴的救护车进入申城开始,儿科医院抢救室、内科、感染传染科的总值班医生便早早地集合于医院急诊室,“绿色通道”处全部开通状态。
病史记录显示,患儿是昨晚8时43分到达儿科医院的。当时男婴高烧不退、神志尚清,全身(以上肢更为集中)布满斑点。查血样、作涂片,先进隔离病房、后办其他手续……一切都井然有序地推进着。
抢救,对症处理。整整一个晚上,作为上海目前唯一收治儿童传染病患儿的治疗机构,无愧于全市、医院的“重点学科”,感染传染科的医护人员以他们的果断和精细,将对重症流脑患儿的救治策略推进得丝丝入扣、步步为营。
说到细致,有一个细节不得不说。患儿身上的红斑点,是败血症、休克型流脑的重要“标记”。为了准确判断病情进程,俞蕙主任与她的助手硬是用标色笔,将孩子身上100多个斑斑点点逐一“圈”了出来。
“刚才又仔细比较了,真的,上上下下,一个‘新’的斑点也没有哎!”一直措辞严谨的俞蕙教授,此时竟一下子表现出了很开心的样子。
“当然按治疗原则,要有效抗生素治疗持续72小时,患儿体温保持平稳,才有可能说脱离危险。”俞主任说,好在从目前情况判断,男婴对所用抗生素还是敏感的,也就是说,针对“病因”的治疗会起到作用。
2012年3月21日上午,传来两个好消息:经过积极治疗,目前男孩的生命体征平稳,早上6时起体温开始进入正常范围;患儿入院时身上查出有大似蚕豆、小如米粒的上百个红色斑块斑点,没发现有新增加的斑块斑点。但由于男孩年纪尚小,病情容易变化快,感染传染科专家将根据男孩的病情以及查房的情况,制定出更为详细的最新治疗方案。
“明确地讲,婴孩患的是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暴发型流脑。这种病来势汹涌,病死率在50%以上。目前,入院已经12小时,他的病情没有进一步发展,处于可控状态之中。”感染传染科主任俞蕙教授回答得颇为谨慎。
2012年3月22日,正在我院救治的暴发型流脑患儿曦曦,终于“摆脱”了数天来的昏昏沉沉状。清晨,最先映入感染传染科主任俞蕙教授眼帘的一幕,是小家伙睁大双眼,正由陪伴他的妈妈逗笑着。参加查房的所有医护人员无不甚感欣慰。“这是神志好转的一个信号。”俞蕙教授说尽管偶尔还有些低烧,但今天早晨6时所测体温是正常的,说明患儿病情“进一步好转”。同时好转的还包括皮疹、凝血功能和胃口——入院初全身上下的100多个出血斑点已从鲜红色变成紫红色,呈消退状态,也再没有新斑点增加;因为抢救无法实施母乳喂养,医院昨天起用鼻饲方法送食,胃口好转的小曦曦居然完成了一日六餐、每次100毫升牛奶的“定量”;复查凝血功能,曾经“大于最大值”的异常指标恢复正常了,只有其中两三个指标仍处异常。
流脑病毒会否对这名4月龄童中枢神经造成损伤?最新的“腰穿”报告显示,小曦曦的脑部炎症指标为轻度异常,“也就是说,出现脑膜炎等并发症的可能性很小。”俞蕙教授解释说,患儿有脓毒血症、感染等情况,但急性期的问题只要通过治疗及时获得纠正,应该不会留下神经系统严重的后遗症。
考虑到有部分炎性指标仍然不好,对症治疗还没有完成72小时的“第一疗程”,小曦曦继续接受吊针、吸氧和心电监护等一系列治疗,床头的“病危”标识尚未撤除。按照常规,小儿暴发型流脑的抗生素治疗将持续7至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