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医疗卫生政策的精神,提高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规范化诊治水平,“儿童呼吸道感染规范化诊治和预防研讨会暨上海市儿童传染病联盟会议”于2024年12月1日在上海市圆满召开。此次会议邀请了全国各地感染、急诊、呼吸及药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近年来儿童呼吸道感染诊疗和预防领域的实践问题,分享临床经验,并针对校园流感防控、疫苗与药物的合理使用进行研讨。
读指南学指南用指南 治流感防流感远流感
翟晓文院长做会议开场致辞,首先向与会来宾来沪参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她介绍了复旦与上海医疗同仁为儿科传染病做出的努力与初步取得的成果,并希望将上海的经验向长三角地区进行推广,翟晓文院长还对来沪传经送宝的教授表示感谢,并号召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期望与全国同仁一起,把今年的防治做好,同时借着儿童传染病联盟的发展,从上海出发、走向长三角,把儿童传染病的防治提升一个台阶。
为了积极推进我国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和抗病毒药物的规范应用,10月29日,我国首部《中国儿童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和抗病毒药物应用指南(2024版)》(以下称:指南)发行。作为指南制订发起人和主要执笔者,曾玫教授对指南进行了全面解读,对儿童流感诊治过程的八大问题进行了解析。她表示本指南是我国首部在流感疫苗与抗病毒药物使用领域,应用GRADE方法制作而成的指南。规范化指南的制订为我国流感相关的临床实践和疫苗接种实践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纠正既往认知误区的同时更好地指导了儿童疫苗的接种及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与预防,确保了其科学设计和推荐结果的可靠性。
宁波诺丁汉GRADE中心主任夏君教授向与会的来宾分享如何基于Grade系统制定临床实践指南,夏教授分享了Grade系统的运行原则和逻辑,证据分层与方法学影响了研究的整体性,看全貌在整个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相较于牛津标准,Grade系统展现了自己的优势,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陈健所长向与会来宾分析了近年上海市以及全国儿童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趋势,通过一系列数据剖析流行趋势与比例,同时针对上海和全国的防控措施也给出了全面的建议。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副所长董彦会研究员表示学校是流感防控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来推进校园流感疫苗接种,近年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上海在这方面也有新的突破,值得全国范围研究学习,学校不仅仅是流感传染的放大器,还是很多传染性疾病感染、疾病预防、科普的放大器,值得持续投入,形成“知信行”的良性循环生态。
冬季降临,面对可能发生的流感爆发,抗病毒药物阻断流感传播的临床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蔡洁皓副主任医师结合临床数据和病例,针对玛巴洛沙韦的阻断和治疗机制与使用标准细节进行了分享。
除了流感,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规范诊治中的临床问题一直也备受关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卢燕鸣教授就这些临床问题的解决给予了多角度的建议,他指出合理的治疗一定是建立在准确的诊断之上,危重症的早期预警尤其需要重视。卢燕鸣教授还呼吁加大耐药性的研究,对临床诊断识别与合理用药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论指南谈临床重实践 三分治七分防更合理
此次研讨会还展开了两场别开生面的座谈,第一场座谈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儿童医院张婷教授主持,针对“如何更好地利用指南指导临床实践”展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周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史雨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张祯祯主任共同探讨了指南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高度肯定了该指南对临床工作的指导意义。
第二场座谈围绕“流感的预防与治疗:疫苗与抗病毒药物的合理使用”展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葛艳玲主任主持,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赵隽主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乔晓红主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杨蓉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江超雄教授共同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都肯定了流感疫苗的有效性,但仍需从医院到校园到社会层面加大宣传、提高接种率,让更多的人获益。目前的抗流感药物玛巴洛沙韦及奥司他韦效果肯定,但是需要规范、合理用药。
最后,曾玫教授做了总结发言,她表示好药要用好,好经验要传递,我们要多方携手把传染病防治,特别是流感的防治工作推向全新的阶段。相信通过这样落地高效的研讨,一定有助于提升更多相关科室医师对于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的规范诊治,也一定会让更多的患儿和家庭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