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9日下午,国家卫健委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11月份的学术交流会在线上如期举行。此次交流会由实验室脑损伤课题组的科研骨干围绕“新生儿脑损伤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主题展开交流,新生儿科胡黎园副主任医师主持了会议,实验室其他课题组PI、科研骨干以及研究生等参与了会议和讨论。
交流会伊始,首先由新生儿科王来栓主任医师总体介绍了胎儿/新生儿脑损伤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人类对于大脑的认识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的最重要的工程。人类大脑血流和代谢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整个机体中的重要地位。生命早期1000天的脑发育和脑损伤对个体的影响是终生的,尤其是孕晚期到生后1岁以内的“窗口期”是大脑易损性和可塑性最强的阶段。随着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中各项生命支持技术的发展,超早产儿的救治存活率有了明显提升,但是存活者中严重脑损伤的发生率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直到目前为止,对于脑损伤的治疗手段仍然非常有限。因此,预防脑损伤和促进脑发育成为临床综合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成立新生儿神经重症监护单元 (NNICU)采取多模态整合的脑监护和脑保护举措,从而更加主动、早期地预防或减轻脑损伤是近年来新生儿医学临床实践的重大转变。此外,王来栓主任还介绍了亚低温治疗在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疗效的差异 (发达国家疗效优于不发达国家)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由本实验室牵头的2022年版《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专家共识》中的要点。最后,他介绍了课题组正在进行的人源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治疗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期待能有新的研究成果,为改善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做出新的贡献。
接着,由科研骨干熊曼研究员向大家深入浅出地汇报了“利用人源多能干细胞 (hPSCs)进行脑疾病的干细胞治疗与疾病模型”的内容。她首先从hPSCs的发现、应用场景以及体外分化方法的演进概括性介绍了hPSCs在人类疾病治疗和模拟中的广泛作用和科研前景。接着,她结合其近十年来的科研工作,分别介绍了利用iPSCs在帕金森氏病和HIE中取得的最新治疗研究进展。最后,她通过类脑器官在模拟小头畸形和唐氏综合征中的介绍,让听众具体了解了iPSCs如何在疾病模型的研究中发挥作用;并结合近期的工作,介绍了Alström综合征中ALMS1基因突变导致神经细胞纤毛结构和功能异常中的可能机制,提出了利用iPSCs体外分化类脑器官对研究ALMS1基因致病机制的展望,期待能有新的发现,为神经系统罕见病患儿的救治创造新的条件。
此后,由新生儿科程国强主任医师介绍了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婴幼儿动态脑图谱绘制及语言和社会情绪的发育机制研究的项目计划,主要包括0-6岁正常发育婴幼儿脑影像、脑电监测以及行为学测试的大型队列建立。该队列绘制了不同年龄段脑电功能与影像图谱的连接比对,并收集了基因和表型的多维度数据,综合建立了大脑发育关键时期多维度的关联数据库,为进一步探讨疾病和遗传环境因素在婴幼儿脑发育和功能重塑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之后,由董辰和姬小利博士分别介绍了各自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工作。董辰博士主要介绍了染色质重塑因子CHD8在胚胎期和成年后神经发生中作用的异同点,前者主要作用于神经干细胞和中间祖细胞的生存、增殖和分化,而后者仅作用于细胞分化。姬小利博士接着熊曼研究员的话题,具体介绍了人胚胎干细胞 (hESC)来源的GABA能神经元移植在重建未成熟脑缺氧缺血性神经环路损伤中的作用。她发现移植入HIE小鼠受损侧纹状体的细胞能够定植并长期存活,进而与靶区细胞形成突触连接,形成神经节环路,促进行为学恢复。这些研究都为新生儿临床进一步治疗脑损伤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会议最后,实验室副主任杨毅教授对脑损伤组近年来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移植引起免疫排斥的问题与讲者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对讲者和听众都有较大启发。本实验室将继续为促进新生儿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合作以及新思路的碰撞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