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归,四季更替,任何事物都不能改变时间的流变规律,然而未知和无常总会在某种程度上深刻着时间的意义。3月下旬,奥密克戎的肆虐给上海蒙上了一层纱,上海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最严峻的防控考验,所有人都在努力抗击疫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人员也不例外。3月19日,受疫情影响,儿科医院院区启动半封闭式气泡管理,各个楼栋迅速变成一个个独立的“气泡”,实行闭环管理。儿科研究院在周文浩副院长和钱莉玲主任的领导下,迅速响应、沉着应对、有序安排,深入贯彻落实医院党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科研任务,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统筹组织,后勤管理有保障
封控启动之后,医院及时安排好了行军床、睡袋等必需品,迅速统计安排了必要物资的采买、一日三餐的供应,并帮助解决了儿科研究院80多个人的洗澡问题。在物资极度缺乏、物流不通的4月,医院几乎每天都给每位在院人员发放物资,包括蔬菜、水果、奶粉、口罩、消毒湿巾等,解决大家的生存大计。儿科研究院管理办公室的钱莉玲主任和陈卫清主任也定期组织各楼层负责老师召开线上会议,沟通目前医院的情况和安排,确保儿科研究院的日常运行,协助解决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急、难、愁问题,比如动物房新风系统故障、高压锅故障、液氮紧缺等。科研部的贾品老师、朱海涛老师和杨海琛老师也为儿科研究院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后勤保障部门也给留守人员提供了最大的便利,给予了相对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主动推进,科研工作不间断
当医院出现疫情风险发出封闭管理通知时,为保证科研工作不间断,各个平台有不少老师主动联系要求留岗,动物房平台的周芸老师、谭艳凤老师、耿丽君老师和罗健清老师、危化品平台的钟华清老师、干细胞平台的程艳老师、新生儿筛查平台的吴弘疆老师、吴梦圆老师以及黄冰老师,为各科研平台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此外,中心实验室的各公共平台,如流式细胞平台,形态学平台等,在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支持下,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平稳运行。
儿科研究院的各位PI导师们根据情况积极调整科研安排,一部分人坚持驻守科研岗位,另一部分人居家办公,充分运用互联网在线会议等工具,确保完成各项紧急科研学术任务。生殖研究院的韩冰老师更是自气泡化管理以来,与团队成员一起驻守在实验室,照常进行组会和科研工作。流行病学的严卫丽老师先后给临床医生开设了两次线上课程。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科研工作者潜心科研、无私奉献的精神。
整个科研大楼的正常运转也离不开留守的所有学生的付出。封控期间,实验室采取轮岗制换班,每个课题组限制2位学生,每位留守的学生一方面有序地开展自己的课题,另一方面还帮助组内其他同学照看细胞、小鼠并完成各项紧急科研学术任务。他们在做好实验之余,还主动参与物资分发等志愿者工作,成为科研不停摆的坚强保障。5月份,随着25位同学顺利完成线上论文答辩,疫情形势也逐渐好转,毕业的同学说,这是最难忘的毕业季。
勇挑重担,疫情防控不断线
闭环期间,我们的科研人员在保证日常工作的同时,也积极地参与到抗疫一线。封控期间核酸检测样本激增,临检中心人手骤然紧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儿科研究院紧急抽调人员支援,加入抗疫战斗。李刚、焦双云、刘恋、李旭、刘仁超、钟华清六位同志先后接到需要支援病毒室的通知,参照防疫要求做好防疫措施便立即返回医院,根据支援工作的安排轮岗轮值交替支援。党员李刚老师自3月疫情爆发以来,不仅参与在院抗疫工作,还在换防间隙参与志愿驾车接驳服务。李刚说到,“在这个疫情特殊的时期,做为一名年轻人,我觉得能干就多干点,做为一名党员,更应该要有担当,更应起到模范作用,为社会为医院多做点事情,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回到社区,他们又化身成“大白”,主动向社区请示,亮身份、见行动,一句句“我是党员,如果有需要,先安排我”、“我在医院上班,可以把我名字报上去”、“我是医学生,我可以帮忙测核酸”是科研人发出的时代强音,他们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很清楚自己的责任,我为这份伟大而神圣的职业感到自豪,现在是疫情最困难的时期,那我也要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疫情之下,考验的是初心,锻炼的是本领,不管是身处实验室的同僚还是居家静默的员工,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科研人”,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疫情防控不放松,科研工作不间断”。面对疫情大考,大家不计个人得失,秉承着儿科研究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岗位上坚守,在工作中奋进,需要时挺身而出,彰显了科研人的使命担当、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我们坚信,在政府以及医院党政的领导部署下,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大仗、硬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