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抽丝剥茧 去伪存真
记儿科医院第三届“复儿摩斯”病例分享比赛
发布时间:2019-11-15     发布人:教育培训部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第三届“复儿摩斯”病例分享大赛于11月8日落下帷幕。“复儿摩斯”由“福尔摩斯”谐音而来,寓意复旦儿科的“侦探达人”们通过强大的分析与推理能力,对疑难、复杂的病例进行一步步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最终侦破案例的过程。大赛已连续三年成功举办,大赛的举行为青年儿科医师构建了分享临床诊疗思路和学术交流平台,传递临床学术观点,碰撞临床思维火花,通过临床病例,深刻研究病例相关的科学前沿。
  本届“复儿摩斯”病例分享大赛初赛共29名专科规范化培训医师进行分享,在临床科室教学秘书及教育培训部的精心组织下,经过5场激烈的角逐,共遴选出15位选手进入到决赛环节。决赛专家阵容强大,督导专家朱启镕教授、吴长根教授、肖现民教授,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周蓓华教授、刘芳教授,外科教研室主任沈淳教授,外科主任郑珊教授悉数到场,专家点评犀利且中肯。本次大赛到场聆听的住院医师、本科实习生、进修医师全程投入到精彩的推理中,现场讨论氛围热烈。
 
  比赛分专家评分和观众评分两个环节,通过对病例内容、现场表达、PPT制作、师生合作及现场气氛五个方面进行打分。选手们从《低钾此山中、云深也知处》、《大肚子的小黄人》、《两姐妹先后昏迷,病因为何》 、《发热元凶?“肾”陷谜谈》、《解密血小板减少》、《天灾还是人祸?解密幕后真凶:一例蹊跷的新生儿出血症》、《水肿一定是先心病的错吗?》、《差点放弃的腹痛》、《探索心衰的真相》、《偏瘫的真相》、《绝望的“肺脓肿”》、《笑中魅影》、《谁是伪装下潜伏者?》、《曲“胫”通幽》、《就撞了下腰,撞出个血肿,俩月了没好还变大了?!》等一个个夺人眼球的题目开始,一步步引人入胜。比赛选手通过对看似平常的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状,进行推理判断,追本溯源,透过现象看本质,侦破疑难病例。与往届不同的是,导师也倾情参与到病例的组织和现场的分析中,将要点再次梳理,进一步提升了病例的份量,展现出资深专家的扎实功底。

   经过激烈比拼,血液科富洋、外科王作鹏、新生儿科葛萌萌斩获最佳病例奖,导师分别是苗慧、李凯及张蓉老师;呼吸科蒋高立、风湿科李一帆、泌尿外科孙瑜博获得优秀推理奖,导师分别是王立波、孙利和毕允力老师;消化科石杰如、肾脏科张致庆、神经外科王敏获得优秀团队奖,导师分别是黄瑛、沈茜及赵瑞和张毅老师;新生儿科张鹏、综合儿科来玲宇、骨科孟俊融、免疫科杨蜜、神经科倪燕、心内科曾子倩获得优秀病例奖,导师分别是王来栓和程国强、陆炜、王达辉、王晓川、李文辉及梁雪村老师。祝贺参赛选手获奖,同时感谢临床科室对本次大赛的全力支持,这与儿科医院各亚专科基地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重视分不开的。
  在比赛过程中,点评专家们在每个病例后都提出了针对性的问题,肯定了年青医生所呈现出的高质量病例,以及带教老师在凝练病例主线和回归三基能力方面所做的工作,这些都代表了国家医学中心的水平,同时强调了专科医师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除了掌握本科疾病,还需要对普儿全科的积累。专家们也表示此次活动给青年医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锻炼了专科医生的病例分析与教学能力,提高了对于临床病例的重视,挖掘出青年医生中的文学和演讲人才,同时引导并感染了住院医师、本科生们。


 

  专科医师是儿科师资人才的生力军,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需要全方位发展,在提升临床能力的同时,也传承着教学相长的理念,为儿科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医院学科发展,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发展贡献力量。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万源路399号    邮编:201102    总机:64931990    咨询热线: 64931923
COPYRIGHT 2006 ch.shmu.edu.cn ALLRIGHTS BY RESERVED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