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李长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1-12-22     发布人:党办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中央文明委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隆重表彰第三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这对于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展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2009年第二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精神文明建设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以群众性创建活动为抓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各项工作在改进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1、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更加巩固。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贯穿到精神文明建设各个领域。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更加深入人心。紧紧抓住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大事喜事和抗击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急事难事,开展丰富生动的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广大干部群众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大大增强。积极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写出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等专题理论读物,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解疑释惑、凝聚共识取得了新成效。
  2、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和主题宣传活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氛围更加浓厚。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十二五”规划等重大决策部署,及时广泛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大力宣传中央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大力宣传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重大举措,大力宣传“十一五”显著成就,大力宣传“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政策举措,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成功实践,广大干部群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不断增强。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着力解决不同利益群体的思想认识问题,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进一步形成。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以及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凝聚社会共识,营造了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浓厚氛围。
  3、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社会讲文明、讲道德、讲诚信的风尚日益浓厚。抓住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深圳大运会等有利契机,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倡导文明言行,优化公共秩序、公共环境和公共服务,塑造了文明中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评选“双百”人物和第二批、第三批全国道德模范,推出郭明义、沈浩、杨善洲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把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与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结合起来,与加强诚信教育结合起来,全社会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进一步完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改进测评方法,把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等民生需求纳入精神文明创建考核评价体系,发挥测评体系的导向作用,推动办好一批群众欢迎和受益的好事实事。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动群众参与制定和完善职业道德、行业规范、市民公约、村规民约等行为规范,进一步激发了基层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积极性。深入实施《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弘扬革命传统,激发爱国热情。组织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关爱残疾人等志愿服务,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的风尚日益形成。
  4、强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青少年成长进步的文化氛围更加积极健康。切实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完善德育教育体系,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资源,并充实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中小学思想品德课、语文课的教学中,广泛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传唱优秀童谣、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确立崇高追求。加大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的整治力度,坚决查处取缔“黑网吧”,大力推进互联网行业自律,发挥“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的积极作用,广泛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开展创办文明网站活动,加快建设绿色公共上网场所,进一步净化了青少年网络空间。
  5、着力提高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推出了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力度,“十一五”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网络不断完善。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行业文化建设,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
  总的看,过去两年多来,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关心重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结果,是精神文明建设战线全体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回顾这些成功实践,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原则。二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服务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三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四是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思想观念、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动力。五是必须始终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整体推进。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这些经验反映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一定要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比,与党和人民的要求相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高、重视不够、研究不深、投入保障不足,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精神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政策措施特别是方法手段仍有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二、准确把握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对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作出新的部署,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精神文明建设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诸多新情况新挑战,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完成“十二五”规划奋斗目标,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迫切需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广大人民愿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的很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但也要看到,国际形势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凝聚全国各族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激励全体人民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在科学发展道路上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
  2、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需要。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繁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关注和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但也要看到,文化改革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愿望还不完全适应,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十分繁重而紧迫。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充分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3、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迫切需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着眼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又要着眼提高公民文明素质,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的同时,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改革创新意识、民主法治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不断增强,思想道德领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社会文明程度和公共道德水平迈上新台阶。但也要看到,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一些地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特别是一些领域商业欺诈、制假贩假等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对当前社会生活和社会风气存在的突出问题反映强烈,对提升公民文明素质、树立良好社会风尚的愿望十分迫切。一个社会是否文明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公民文明素质的养成和提高,离不开丰富的社会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精心设计人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载体,组织引导人们投身精神文明建设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塑造高尚人格,提升文明素质,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培育知荣辱、讲文明、扬正气的良好风尚。
  4、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迫切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维护政治稳定、人民团结、社会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承担着宣传、动员、服务群众的使命,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善于运用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有效途径和载体,激发群众创造活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总体上和谐稳定。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复杂多样,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存在不少难点和热点问题,维护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同时,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了解群众意愿,通达社情民意,回应群众关切,疏导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重要保障。
  三、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头等大事。我们一定要全面准确深入领会全会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切实把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实际工作之中。
  1、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深入推进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要抓紧制定颁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魂”,体现到各种创建活动和工作载体之中,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切实增强创建活动的思想内涵和教育功能。要围绕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坚持不懈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大力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广泛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题的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一步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和信心。要紧紧围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机制化、常态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有榜样、见贤思齐,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要把诚信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针对一些行业和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道德领域专项教育和治理,强化行业自律,引导公民培养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道德根基。
  2、紧紧抓住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有利契机,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党的十八大将于明年下半年召开,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早作谋划,周密安排,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喜庆热烈、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大力开展“科学发展、辉煌成就”主题教育,深入宣传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生动反映党和国家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充分展现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生动实践,进一步增进人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广泛组织爱国歌曲大家唱、征文演讲、主题展览、知识竞赛、全民阅读等活动,展示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激励人们满怀信心共创伟业。深入开展“做文明有礼的中国人”教育实践活动,以窗口单位、旅游团组、公共场所为突破口,普及礼仪知识、倡导文明言行,持续推进社会环境综合治理、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净化美化家园、共创生态文明”等重点工程,集中解决人们行为习惯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创造优良公共秩序。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用党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启示人,用党的辉煌成就和奋斗精神鼓舞人,使之成为凝聚民心、坚定信念的政治工程,成为帮助革命老区群众脱贫致富、提高生活水平的富民工程,成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寓教于乐的文化工程。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奉献他人、提升自我的理念,扎实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文化志愿服务、大型活动志愿服务以及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农民工和残疾人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利他精神,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风气。
  3、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努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始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要认真贯彻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始终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壮大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主流思想舆论。大力宣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阐释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大部署和政策措施,引导人们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落实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上来。针对群众关心的物价、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保障性住房建设、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社会治安、征地拆迁等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农村、企业、学校、社区,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活动,积极主动地做好解疑释惑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讲清楚,把群众利益安排讲明白,有效凝聚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稳定。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更加关注城市低收入群体、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平衡心理,更好地维护人民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4、紧紧抓住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个重要载体,进一步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要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着力在巩固提高、延伸辐射上下功夫,始终保持创建活动的生机活力。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推动创建活动由大城市、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延伸,由沿海、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拓展,形成整体推进、全面提高的工作格局。要更加重视软环境建设,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要大力加强基层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全以城带乡、城乡共创的长效机制,把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基本指标,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支持和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要进一步拓展群众性创建工作的领域,引导各类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
  5、紧紧抓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个紧迫任务,进一步提升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继续深入实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和帮扶力度,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不断扩大文化消费,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生产更多深受基层群众欢迎的精品力作,把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基层,鼓励文化单位面向农村提供流动服务、网点服务,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和农村演出,引导企业、社区开展面向农民工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多开展方便基层群众欣赏和参与的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基层文化生活。
  6、紧紧抓住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这个战略任务,进一步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基础工程。要牢牢抓住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个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大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为祖国和人民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崇高理想。要在幼儿教育中融入品德教育,从幼儿开始就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要抓住知行合一、实践养成这个关键,把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与课外活动、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与学校日常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认真落实大中小学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完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引导他们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要扎实推进少儿文艺出版精品工程,重点扶持青少年题材的优秀影视剧创作、舞台艺术生产、书刊和音像制品出版,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更好更多的文化产品,使他们在愉悦身心的同时陶冶情操。要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的措施,努力拓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阵地。要深入开展“扫黄打非”,继续推进打击网络和手机淫秽色情信息、整治网吧、净化荧屏声频、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和出版物市场等专项行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这次表彰大会,是对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的集中检阅,也是继往开来、开拓前进的新起点。要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1、提高思想认识,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党委和政府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要加大投入力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2、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努力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合力。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局面。各级文明委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加强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分类指导,推动工作落实。文明委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要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群众团体、行业协会的作用,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努力形成各方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要借助统计部门、科研院所等方面力量,建立健全科学的督促检查、成效测评、动态管理机制,不断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
  3、大力改革创新,切实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适应经济基础、社会条件、体制环境、工作手段的新变化和工作对象的新特点,大力推进思想观念、内容形式、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使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深入回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不断丰富和拓展工作内容,使精神文明建设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服务人,多用教育引导、以文化人的方法,多用寓教于乐、春风化雨的方式,切实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先进传播技术打造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平台,运用公益广告、手机短信、社交网络、微博等新型传播方式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的手段和载体,进一步扩大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影响力。
  4、坚持求真务实,把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结合正在开展的“走转改”活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了解基层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愿望和要求,及时总结基层和群众创造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进一步密切精神文明建设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使精神文明建设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我国国情,结合各地实际,尊重群众意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力戒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要持之以恒、注重积累,善于把原则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把目标任务分解成实实在在的工作项目,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同志们,中华民族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走向伟大复兴,中国人民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昂首迈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重道远、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万源路399号    邮编:201102    总机:64931990    咨询热线: 64931923
COPYRIGHT 2006 ch.shmu.edu.cn ALLRIGHTS BY RESERVED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