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内科创建于1956年,为国内较早的儿科三级学科之一,是集医、教、研一体的国内驰名的小儿心脏内科诊治中心。
心内科包括病房、专科门诊、心导管室、超声心动图室、心电及心功能室,现有固定床位44张。现在职医生25名,其中国内知名专家及心血管学科带头人2名,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7名,专科住院医师2名;博导3名,硕导4名。所有医生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学历20名,大部分有海内外培训经历。另有主管技师2名,技师5名。
心内科诊治疾病的范围涵盖儿童心脏科所有的疾病,包括各类先天性心脏病、川崎病及冠状动脉病变、各类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肌炎、心内膜炎、高血压、肺高压、晕厥,等。1957年儿科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小儿心导管检查,1984年开始进行先心病介入治疗。目前常规开展先心病复杂畸形的心导管检查及心血管造影,为心外科手术提供精准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血管结构评估。开展的先心病介入治疗涵盖目前国内开展的所有技术,尤其是新生儿介入治疗为国内开展较早中心之一,在新生儿及小婴儿的极重度肺动脉瓣狭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及主动脉弓缩窄的介入治疗方面取得显著疗效和丰富经验,并发症极低。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如肾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以及肝脏血管病变的诊断和介入治疗等。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是目前儿童最常见的获得性心脏病,我科是全国知名的川崎病及冠状动脉病变诊治中心,在川崎病急性期诊治及冠状动脉病变的长期管理方面有严格规范和丰富经验,接受全国各地疑难、重症川崎病患儿的转诊;在全国率先开展川崎病冠脉造影以及冠脉搭桥手术,拥有一支完备的川崎病冠脉病变多学科诊疗团队,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重症冠脉病变患儿提供规范诊断、治疗和长期管理的一站式服务。我科为全国儿科学组川崎病协作组组长单位,2012年牵头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临床处理建议”并于2020年发表修订版;2021年又牵头制定了我国《川崎病诊断及急性期治疗专家共识》,均发表于《中华儿科杂志》。自2018年来每年举办全国川崎病冠脉病变学习班,为全国儿科医师诊治川崎病及冠状动脉后遗症提供指导和规范。带领协作组完成多个全国多中心川崎病临床研究,牵头上海市多家儿童医院进行的课题《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流行病学、临床处理及预测指标研究》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以及上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心内科在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和器械植入方面为后起之秀,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团队秉承“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发展理念,在国内较早常规在复杂病例中应用心腔内超声,常规开展儿童房间隔穿刺、器质性室速的消融,以及儿童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神经节消融探索。目前年手术量250例左右,位于国内儿童医疗机构前列。其中儿童复杂心律失常,如婴幼儿射频消融、希氏束旁心律失常、无休止房速和器质性室速等高难度病例占15%。整体术中成功率99.5%,远期成功率9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心内科对其他各类儿童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病、心肌炎、高血压、感染性心内膜炎、晕厥等疾病的诊治也均有严格规范和丰富经验。成立遗传性儿童心血管疾病MDT门诊,依托我院分子检验、遗传学科、影像学及其他儿内科的团队优势,先后诊治了很多疑难、复杂、重症小儿心脏病,并牵头制定我国首个《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学检测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发表于《中华儿科杂志》2025年第2版。
心内科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重点项目、科技部、教育部、卫生部、上海市重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基金等数十项重要研究课题,近5年每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及面上项目1-2项。编译、主编本专业各类专著20余部,代表性著作及译著包括《实用小儿心脏病学》、《胎儿及新生儿心脏病学》、《小儿超声心动图学》、《先天性心脏病影像诊断与影响引导介入治疗》、《儿童心律失常-基于病例的诊疗方案》、《小儿心脏病学》(副主编之一),等。每年在国际和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包括Lancet、Ann Intern Med、Nature communication、Circulation、Pediatrics等国际著名的有影响力期刊。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数十项奖项。
【进修项目介绍】
科室注重进修医护人员的临床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设有由高级职称医师及高年资主治医师组成的带教团队。带教教师经验丰富,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科室代表性病种的诊治技术优势,以切实提升进修医护人员的临床诊疗水平。
1. 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评估和治疗
各类先心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复杂先心病的诊断、血流动力学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先心病的介入治疗。
2. 川崎病及冠脉病变的诊治和管理
重症、复杂、难治性川崎病的诊断和急性期治疗,包括抗炎方案选择、抗凝管理、综合管理,川崎病后遗冠脉病变的长期管理、评估、随访方案。
3. 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
各类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和定位方法,药物治疗;各类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的适应征、方法和导管操作技巧。
4. 以上项目培训中均包含小儿心血管系统各类辅助检查的判读,如胸片阅读、心电图分析、心超图像解读、CT、核磁、核素等高级影像解读及综合分析。
【进修教育安排】
进修医护人员将全程参与心内科病房患儿的临床诊疗工作,并可根据个人需求机动安排1~2个月去超声心动图室和心电及心功能室轮转。主要进修心导管的医护人员可全程参与心导管手术的操作,并可根据个人需求机动安排去心内科病房、超声心动图室和心电及心功能室轮转。我们将结合进修医护人员的专业背景、自身特点和需求,安排资深医师担任指导老师,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以满足进修医护的专业需求。专科进修学习活动包括:
1. 科室定期小讲课和业务学习:由资深临床医师主讲,涵盖小儿心血管专业的基础知识、前沿知识、专科技术和临床案例分享。
2. 心血管中心三科讨论:为心血管中心的全科病例讨论,也是儿科医院的特色病例讨论之一,已运行二十余年,每周一次准时进行。由心内科、心外科、监护室、心超、心电图、放射科等各个科室共同参与,每次均讨论数例复杂、疑难、重症小儿心血管疾病,病种涉及广泛,也包括其他病房如新生儿科等心脏病患儿的讨论,是进修医护人员很好的临床实践学习平台。
3. 院内外各类学术活动:儿科医院院内及上海市不定期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如院内各种学术讲座、临床诊疗讲座,上海市儿科心血管学组学术活动、各类儿科会议等。大部分学术会议及讲座进修医护人员均可参加学习。
我们心内科多年来秉承严谨、规范、专业、前沿的理念和家风,一直以来也受到之前来进修的医护人员的广泛好评。我们致力于引导本学科医护人员不断提升专业技术和专业素养,传播专业而规范的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切实提高进修医护人员的临床技能水平而不断努力。我们也尽力营造温馨积极的氛围,让进修医护人员在心内科感受到家的温度。非常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