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生培养

血液科进修教育介绍

发布日期:2025-03-24

【科室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1953年成立血液病专业小组,1956年成立血液科专科病房,1958年成立血液科专科门诊,1962年成立血液病实验室,2005年成立血液肿瘤中心,是国内集临床、教学和科研诊疗为一体的儿童血液肿瘤中心,为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项目,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血液肿瘤中心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三等奖。牵头及参与编写多项儿童血液肿瘤疾病指南、诊疗规范、专家共识。牵头全国儿童白血病定点医院培训项目。科室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巾帼文明岗”、上海市“五一”巾帼示范岗、复旦大学“三八”红旗集体、“五四”青年奖章、“十佳百优”医疗团队等荣誉称号。
血液科包含专科病房,专科门诊及日间化疗诊区。其中血液科专科病房拥有53张床位,包括普通床位46张,设置国内先进的层流仓7个,主要收治大剂量化疗肿瘤患儿、移植患儿和难治性血液系统疾病患儿。血液科专科门诊主要诊治各类儿童贫血、出凝血疾病、白细胞疾病、血液肿瘤及部分实体瘤,同时接诊各类罕见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以及肿瘤患儿的导管日常维护等。日间化疗诊区承担日间小剂量化疗及门诊支持治疗等。另外,医院血液实验室设备精良,拥有骨髓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遗传和分子基因诊断技术等血液肿瘤疾病先进诊断技术和能力。
血液科专科年收治患儿近3千例,年专科门诊量3万余例。主要诊治疾病包括儿童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等实体肿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噬血细胞综合征等组织细胞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红细胞疾病以及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其他出凝血疾病及疑难、罕见病的多学科诊治等。近年来每年完成近百例儿童罕见病移植,并进行基因治疗等新技术应用。1990年代开始开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2002年后开始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脐血干细胞移植,具有多项干细胞移植资质和大量诊治经验,目前已成为国内重要的血液肿瘤、罕见病移植中心之一。科室先后派出多名医生护士分别到美国、香港和国内知名血液病中心进修培训,与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香港儿童医院等建立良好密切的合作关系。
血液科每年培养多名临床、科研型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参与复旦大学医学院八年制、五年制本科生授课以及留学生全英文授课工作;参与大学生临床示教;研究生、进修生儿科学教程的撰写和授课;接受来自全国的儿童血液专科医生进修。科研工作先后着重于儿童营养性贫血防治、儿童白血病规范化治疗和分子诊断、肿瘤患儿药代遗传学研究等方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科委基金和上海市卫生局基金等数十项重要研究项目,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各类论文200余篇。
血液科在提高医疗技术和诊疗水平的同时,注重对于血液肿瘤患儿的身心关怀。在社会各界及医院支持下建立“阳光小屋”平台,多次联合社会爱心人士组织血液肿瘤患儿进行公益活动,鼓舞患儿及家长,进行心灵疏导和健康教育,给予其战胜肿瘤的勇气。同时成立血液病零星救助基金,给予部分困难患儿经济资助,获得患儿家属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进修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血液科(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
科室收治病种齐全,病人资源丰富,主要诊治疾病包括儿童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等实体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噬血细胞综合征等组织细胞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红细胞疾病以及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其他出凝血疾病及疑难、罕见病,近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基因治疗技术等临床新技术也得到大力发展。科室注重每周举办科室业务学习、教学查房,定期举行疑难罕见病多学科病例讨论,编写进修医生培训课件及教材,高年医生负责进修生带教,每年开展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根据进修人员的专业发展需求,提供个性化学习计划,根据学员需求指导临床研究、综述、论文文献阅读、文章撰写及科普工作,并在完成学习后长期保持联系与给予支持。近年来培训众多来自全国各地进修人员,并获得良好反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血液科欢迎您加入到进修学习的行列,通过我们的临床带教,在进修学习期间得到良好专业技能提升,为小儿血液肿瘤及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我们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