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生培养

护理科进修教育介绍—— 护理科进修教育介绍

发布日期:2025-03-24

【科室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护理人始终秉承“一切为了患儿”的儿科精神,以 “专科联通、人才流通、数据互通、国际融通”为原则,践行着“团结、奋进、严谨、创新”的儿科作风,以人才队伍建设领先、护理服务理念领先、专科护理技术领先、临床护理成果领先为建设目标,致力于打造成为儿科护理临床规范及标准输出中心、儿科各亚专科护理人才的培训基地、儿科护理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中心。
2014年护理学科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6年获上海市重要薄弱学科建设项目,2018年获上海市科委“长三角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精细化照护技术的联合攻关项目”、复旦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2019年获复旦大学地高建项目等支持,儿科护理人一直秉承“追求卓越,臻于至善”的宗旨,经过多年积累和勤奋拼搏,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近5年获局级及以上课题15项,校级课题52项,立项的护理科研经费总额达380万,近三年申请专利187项、授权141项。此外,复旦儿科护理学科在编写标准、指南和共识方面牵头/参与了10余项,为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基于此,复旦儿科护理团队多次获得中华及上海护理科技奖、上海左英奖等护理领域的重要奖项,护理学科曾获中国医院管理奖护理管理奖,并入选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的学科排名中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儿童专科医院第1,2023年位居全国所有医院护理学科第38位。
【教学介绍】
教师资源领先:学科带头人顾莺,博士,硕士生导师,主任护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护理部主任,上海市护理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护理学会儿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医院协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学会儿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循证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和循证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护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模拟医学部儿科专委会常务委员兼学术秘书等重要学术任职。教师资源丰富,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高级职称34人,临床护士800余人,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学历33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64.55%。
教学资源领先:依托复旦大学护理学院的教学指导及教学资源,结合院校协同发展,在“循证护理实践”、“高级护理实践”领域积极探索,形成具儿科护理特色的教学体系;依托我院是教育部儿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学系所在单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精品课程和优秀教学团队,形成了“全链条式教育”的儿科护理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为一体的有机衔接和螺旋式能力提升,复旦儿科护理教研室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医教研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教学特色以学员为中心,注重临床知识、技能教学的准确性、系统性、连续性、规范性,从多个维度展开培训内容,包括专科理论、专科实践、专科特色、专科管理和教学科研等,致力于全方位提升各层护理人员的临床专业技术水平。
教学内容领先:我院护理学科以7大优势学组(新生儿护理学组、急危重症护理学组、慢性肾脏病护理学组、胃肠肝胆护理学组、心血管护理学组、神经外科学组、儿童创伤医疗辅导学组)以及5大专业组(血管通路专业组、伤口造口专业组、医疗游戏辅导护理专业组、营养与管饲喂养护理专业组和疼痛护理专业组)以培育专科护理人才、发展专科护理技术、拓展专科护理服务范畴、凝练专科护理成果为主要建设策略,纵横双向提升专业内涵。在管理模式方面,全面应用护理管理系统中的敏感指标模块,动态监控静脉给药、输血、高警示药品、早期预警护理评估、血管通路管理、交接班等重点护理环节质量,不断完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功能,有效利用护理大数据,精准实施护理质量监控,同时,在国内领先设置了专科护士岗位和培养体系,持续开展临床护理循证实践等。在专科特色技术方面,复旦儿科护理学科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但不局限于:①新生儿科:早产儿个体化发育支持护理评估程序(NIDCAP)、早产儿转运STABLE模式、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集束化气道管理技术、新生儿全链式母乳喂养等;②重症监护室:体外膜肺氧合(ECMO)、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院际转运技术\脑保护技术、气道廓清技术等;③ 急诊:五级分诊技术、儿童基础生命支持(BLS)、儿童高级生命技术(PALS)、儿童创伤急救技术等;④肾脏科:腹膜透析护理技术、血液透析护理技术、儿童肾移植护理技术等;⑤心血管:纤维支气管镜、床旁视频脑电图、心导管围术期护理、儿童围术期呼吸功能锻炼、围术期功能康复锻炼;⑥神经内科:蝶骨电极植入术、血酮监测术、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术;⑦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技术、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PICC置管及维护技术;⑧普外科:伤造口护理技术、护士主导肛门测压技术、生物反馈治疗技术。

【进修项目及安排】 
目前,我院护理部开设的进修项目包括专科护理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新生儿护理、急危重症护理、慢性肾脏病护理、胃肠肝胆护理、心血管护理、神经外科护理学)、循证护理方向、儿童医疗辅导和护理管理方向;进修周期为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全国同道可以根据自身专业基础和选送单位要求,选择相应的进修项目和周期。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护理部根据不同专科和进修周期,充分调研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进修培训内容包含岗前培训、护理部普适性培训和专科进阶培训,并采用临床一对一带教模式,确保带教质量及培训成效。教学方式采用理论授课、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让学员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培训内容,同时激发学员的兴趣和积极性。鼓邀请资深医生、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专科护士、科研护士对相应课程进行授课,保证课程质量。基于三级管理架构,全面监管护理教学质量管理,护理部主任及分管主任不定期参加进修人员座谈会、日常督查、中期及末期学员反馈,通过与学员的沟通反馈,全面了解教学的实际效果和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指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