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张灯结彩,捷报频传。这里正举行着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的颁奖大会。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研究项目“小儿胚胎性肿瘤的病因探索、流行病调查和治疗策略研究” 喜获三等奖。同时,该项目还获得了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本课题孕育了儿科医院肿瘤专业组长达十年的临床和科研的成果。项目受资助于1项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项目,5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7项上海市科委和卫计委和高校基金,2项上海市人才基金。在这10年的研究中,(1)创新性地对小儿胚胎性肿瘤病因、发病机制进行系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揭示“胚胎发育异常”是儿童肿瘤的始发因素;在国内首次系统的证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影响儿童肿瘤发生和发展的机制;(2)在国内率先进行大规模儿童胚胎性肿瘤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儿童肿瘤生存质量调查:对上海市儿童恶性实体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调查及转归、预后的分析。提出肿瘤治疗对患儿生理、心理和家庭有显著的影响,呼吁社会公共服务为患儿提供有利的支持和保障。(3)首次进行国内儿童胚胎性肿瘤治疗策略研究:对儿童肿瘤进行了规范化和个体化精准治疗,同时开发了多种肿瘤治疗新技术,提高了儿童肿瘤生存率,改善了肿瘤儿童的生活质量,经成果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该项技术也在16家儿科兄弟单位获得引用和推广。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肿瘤外科是全国最早开展儿童实体肿瘤临床综合治疗和相关基础研究的科室,是全国最大的儿童恶性实体瘤诊治中心,是全国小儿肿瘤专业组中获得国家自然基金最多和发表论文最多的单位,是儿科医院多学科团队建设的重点项目和拔尖项目。在学科带头人肖现民教授和董岿然教授的带领下,为儿童肿瘤事业的进步始终孜孜不倦,努力耕耘。“十年磨一剑,风雨著华章。抗瘤建功业,复儿领风骚。”儿科肿瘤的道路任重道远,复儿的肿瘤组会继续努力,也愿意和全国的同道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