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儿资讯

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成立—— 释放数据价值 赋能智慧医院 服务全国儿童健康

发布日期:2019-04-26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健康需要智慧健康医疗保驾护航。为了全面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儿科领域的应用,加快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2019年4月26日上午,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及第一届儿科大数据论坛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举行。此次大会是中国儿科领域首次召开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与研究的专业学术盛会。儿科专委会的成立是国家卫健委和学会对全国健康医疗大数据工作的战略布局,也是推进医学模式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更是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新技术释放数据价值、赋能智慧医院,服务全国儿童健康。
 
  早在2016年10月,国务院就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专门提到了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要求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推进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开放共享、深度挖掘和广泛应用。同时,国务院还发布了《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办和国办发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指出,要促进信息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和利用,建设国家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已经在很多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卫生大数据产业还普遍存在数据分散、互不联通、共享困难、数据孤岛等现象,需要巨大的努力去跨越和推进。
  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金小桃在会上表示,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对未来的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党中央和政府高度重视儿童健康事业,中央对健康大数据建设也做出了全面部署,为我们的健康大数据工作作出了方向性的引领。儿科医学和临床专科的发展一直是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儿科专委会的成立,顺时应势,符合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为人提供全程、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愿景。“未来可期,任重道远,儿科专委会要有目标、有标准、有推动,塑造儿科及其大数据运用的良好生态,努力推动儿童卫生健康的发展、运用和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学高对儿科专委会的工作提出建议,今后要推动标准化建设,共同努力,形成共识,为数据应用和交换打下扎实基础。继而智能化手段和技术把信息变为知识,提升为智慧。汇集各大医院积累的大量数据,集成管理,大力提升数据的临床和科研价值。同时,加强团队建设,建成多学科的数据治理团队,并保证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在会上表示,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已经归集上海的全量医疗数据,但还需要深度挖掘。儿科专委会能给数据标委会提供更好的专业依据,有效促进儿童健康数据的挖掘和应用。
 
  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汪玲坦言,儿科专委会要依托广大委员单位,利用好大学和医学院的学科优势,做好学术交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从大数据的数据研究升华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对转化医学、精准医学的大数据体系支撑。
 
  据悉,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委员共123人,遍布68个城市、111家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徐虹教授担任主任委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党委书记董志教授等8位专家、学者担任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统计和数据管理中心主任葛小玲担任秘书长。
 
  儿科专业委员会召开了第一届全体委员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确定了下一步重点工作。徐虹教授表示,将在总会的领导和指导下,开展科学严谨的学术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打造专委会品牌,引领儿科专业进入大数据建设的新时代。儿科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儿科健康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进入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轨道。儿科专业委会将以此为契机,将大数据的应用真正落在全面推动儿童健康的实处,联动全国儿科医疗机构,推动产、学、研、用的融合和创新,积极鼓励各界力量参与儿科大数据建设和人工智能应用,聚焦儿童健康,共同推动儿科医学的发展,造福广大儿童和家庭,为儿童健康和儿科医疗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