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儿资讯

我院举办全国川崎病诊断和治疗进展研讨会暨首届川崎病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

发布日期:2018-12-28

  2018年12月14-15日,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主办的川崎病诊断和治疗进展研讨会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川崎病诊断治疗学习班”在儿科医院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由黄国英院长和心内科刘芳主任组织发起,120余名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川崎病临床专家、学者和一线临床医师参加会议。
 
  黄国英教授致开幕辞并做了“川崎病流行病学和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报告,总结了国际和中国川崎病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的现状,对即将开展的川崎病多中心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之后,上海市儿童医院副院长黄敏教授、浙江省儿童医院副院长龚方戚教授、北京儿童医院杜忠东教授、苏州儿童医院吕海涛教授、温州医科大学褚茂平教授以及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的刘芳主任、吴琳主任、马晓静主任、田宏主任、叶明主任和风湿科孙利主任、核医学科赵瑞芳主任先后做了专题讲座和授课,涵盖川崎病的大数据分析、遗传学和分子机制研究、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期治疗进展、冠脉病变及心肌缺血的超声、心电图、影像学及核医学评估、冠脉病变的长期管理和干预治疗等方面,从基础到临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精彩纷呈,吸引了所有与会者,整个会场座无虚席。
 
 
  本次会议还特别设立了病例分享部分。会务组精选了12例病例,由来自全国兄弟医院的8位医师及我院心内科的储晨、梁雪村、孙淑娜、赵趣鸣4位医生进行介绍。分享病例中包括了川崎病重症疑难病例、急性期特殊治疗、各类并发症的处理、冠脉病变的远期介入和手术干预、心脏移植等,会场讨论热烈,各位专家和学员们各抒己见,气氛十分活跃。
 
 
  这次我院时隔15年再次举办全国川崎病诊治专题研讨会和第一届川崎病诊治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专家和学员们纷纷表示会议内容充实,安排合理,贴近临床实践,十分“接地气”;专家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晰;病例分享精彩纷呈,印象深刻;通过会议不仅学习了川崎病的规范化诊治方法,还了解该病的前沿进展和研究方法,对川崎病合并冠脉病变的长期管理和临床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感受,受益匪浅。本次研讨会和学习班为全国儿科医师搭建了川崎病和冠状动脉病变诊断治疗的学习、科研和协作的良好平台,将推动了我国川崎病规范化诊断、治疗和随访工作的发展。
  大会期间还召开了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川崎病协作组2018年度工作会议,协作组组长黄国英教授主持会议并总结了年度工作情况,讨论启动全国川崎病临床多中心研究项目以及我国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诊治专家共识修订计划,会议特邀我院流行病学专家严卫丽教授介绍了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注意事项。全国各地更多医院的医生希望能够有机会加入川崎病协作组,在这个大家庭里得到更快提高。 
 
  十多年来,在黄国英院长和刘芳主任带领下,我院心血管中心先后4次牵头完成了上海地区跨度20年的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开展多项多中心临床研究,制订了《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临床处理建议》和《上海市川崎病诊治临床质量控制要求》,川崎病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成果获得了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心血管中心响应医院的倡议,建立了包括心内科、心外科、影像科等多个专业组成的多学科团队,进一步提升了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治水平,儿童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已经常规开展,为从全国各地转诊过来的众多重症、复杂、疑难病例提供了有效的诊治。本次研讨会和学习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院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强大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