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儿资讯

我院召开第21次质量改进与病人安全管理委员会例会

发布日期:2019-05-16

  儿科医院质量改进与病人安全管理(QPS)委员会第21次例会于2019年4月24日上午召开。会议由翟晓文副院长主持,黄国英院长及全体委员会成员出席会议,大会对2018-2019年度医院不良事件全面的回顾与总结,并对2019年院级指标、科级质量改进项目、重点改进项目FMEA分别进行了汇总、分析与汇报;各分委会就2019年第一季度工作情况进行汇报;最后围绕“2019-2021年医院绩效考核指标架构”展开讨论。
 
  委员会对2019年度医院六项院级监测指标进行了重点审议。近年来,院级指标的设立,建立了针对重点改进项目、管理领域的持续有效的监测体系,便于医院决策层针对各项改进重点工作,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指导与资源投入。①全院平均住院日。2018年全院平均住院日为6.33天,符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总体要求,管控卓有成效;②患者身份识别正确率。一年多以来逐月升高,管理有成效,但是针对例如用药、用血等关键的、高风险的环节中的身份识别问题,还是要重点关注;③药占比。全院30%的管理目标,总体管控达标;④感染性患者集中隔离率。目前处在平台期,需要多部门协调,寻找突破口,做好重点改进工作;⑤病案首页填写正确率。是2019年的重中之重,需要花大力气提升;⑥24小时留观室的出观率。始终距离目标值有较大差距,委员会及相关职能部门需更加重视,召集多部门专题改进讨论,巧打组合拳,借力医院二次规划改造,提能增效改善指标,争取利用一切资源实现突破,啃下这块硬骨头。 

  2019年院级质量改进FMEA项目“患儿亲属标本的信息管理”进展有序,通过组建改进团队、头脑风暴挖掘主要问题、运用工具分析发生原因,已经基本理清改进关键环节及重点,目前已形成改进方案,完成可行性评估。

  科级质量改进项目启动顺利,截止2019年4月22日,各部门申请立项共计57项,其中更新主题的项目有32个,更新率高达56%,更新指标更具内涵更契合专科发展需求。委员会审议通过2019年度科级立项清单。2019年我院共8个部门的质量改进案例参加第三季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其中临床药学部的《儿童专科医院处方医嘱前置审核与智能决策体系构建》获得全国十大价值案例,医务部《儿童异地医保跨省直接结算的探索和管理实践》、护理部《综合性儿童医院护理人文专业岗位管理的实践性探索 》、质量控制办公室《基于BSC和KPI的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实践和思考》、纪检监察办公室《FMEA在医院廉政风险防控中的应用—采购合同审签流程信息化再造》、门急诊办公室《复旦儿科医联体门诊患儿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 》、院内感染控制与防保办公室《CRO医院感染防控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实践 》、后勤保障部《关于外来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的项目》,均获得全国优秀案例,同时医院在本次活动中因组织得力、案例出色被评为全国最佳组织奖,全院质量改进工作取得较大成绩,同时也在改进经验总结和成果展现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
 
  委员会在听取分委会工作汇报后逐一进行点评并对重点工作进行了细致全面的部署,对2019-2021年医院绩效考核指标架构议案进行讨论,确立以引导为主、客观实效的指标设置原则,同时应将卫健委公布的三级公立医院55条绩效考核指标以及上海申康医院管理中心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纳入医院管考范畴,努力做到数据客观、真实,定期汇总分析。
  本次QPS会议还对我院2018年度全院不良事件工作进行总结和表彰,会议同时邀请了全体不良事件管理员及所有护士长共同出席。质控办徐家骅主任汇报了2018年度医院不良事件总结及2019年度工作计划,同时针对2019年施行的两项关于不良事件管理的重要新政进行了重点解读——《医院重点监测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及《年度不良事件管理评优办法》。

  随后,院领导分别为22名优秀不良事件管理员及2个先进部门颁奖,先进部门和优秀管理员中的4位获奖代表发言,他们从不同的角色和视野对部门管理、实操技能、个人心得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经验交流与精彩的感受分享。 
 
  医院不良事件管理在院领导的指引下,在科主任的支持下,经过近十年的持续改进,已经建立了一支由100多名来自各部门的业务骨干和护士长们组成的管理员团队,每一位管理员都接受了专业的培训与考核,同时还具备热情服务的品质、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与本岗本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及改进理念,已经形成了系统上报、汇总、分析、改进、评价等一整套闭环管理流程,形成了周报、月报、季报、年报机制,使医院领导层对全院不良事件能及时、全面、客观的了解,并指导改进和落实。始终倡导医院管理层时刻关注不良事件,严控漏报管理,最重要的是要善于通过事件挖掘,发现深层与潜在问题、原因并予以针对性改进,能够举一反三、由点及面完善系统缺陷与漏洞,避免、杜绝同类事情的再发生。
  2018年医院不良事件管理案例被评为“全国十大价值案例”并推广,由医院主导设计的不良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正在持续优化中,目前该信息系统已经在全国130余家单位得到推广及应用。近一年先后有8批次不同省市的医院来院参观学习不良事件管理。每年医院从不良事件的趋势分析中,提炼出需要改进的高风险领域及重点推进的项目,各部门从不良事件中寻找到管理薄弱环节,及时调整风控策略,建立屏障机制,为员工和患者铸就安全壁垒。
  黄国英院长做了总结发言,评价这次表彰颁奖会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医院的安全文化,需要每一位管理者和每一位员工的关注与支持。这场简朴隆重的颁奖表彰会,是医院不良事件管理工作年度总结的一部分,是对先进部门和优秀个人的表彰,也是加强医院风险管理意识的文化筑底工作。他列举了三个实际案例,说明了通过不良事件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多部门联合改进的闭环管理优势,希望通过不断完善全院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促使医院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更强大更优化。他指出在医院运行过程中,“安全”、“质量”、“服务”是永恒的三大基石。作为复旦大学附属医院,还肩负着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重任,而现代医院管理在绩效管理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几个方面涵盖了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其中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尤为重要,是基石之基石,而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是整个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不良事件管理,可以发现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系统性的问题,从而能够及时解决这些缺陷和问题。最后,他向每一位科主任、护士长及不良事件管理员在过去一年中为医院的质量安全建设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向所有获奖的个人与部门表示祝贺,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为医院构建高水平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做出更大贡献。 
  海南省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海南分院)全体党政班子成员及职能医技责任人等40余人,通过远程视频模式全程观摩了本次会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助理、海南省儿童医院常务副院长陆毅群在海南会场进行现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