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报刊版面8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挂职锻炼心得体会

刚刚过去的九月份,参加2020年上海市第十批“组团式”医疗援藏的邵鹏顺利完成任务,返沪上岗。这一熟悉的场景,将我的记忆带回到2019年,犹记得,那难忘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挂职锻炼也是以上海市援建工作拉开的序幕。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开启部委市三方共建托管新发展征程后不久,即启动了第一批校内干部轮岗交流工作,机会如此宝贵,幸运于领导们的信任与关爱,我成为儿科医院选派的挂职干部中一员。2019年11月20日下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举行第一批挂职干部见面会,上海医学院袁正宏书记、张艳萍副书记在会上表示,医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挂职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接受困难与挑战,为医学院机关职能部门注入新活力,儿科医院徐虹书记也表达了对上海医学院事业发展的坚定支持,对儿科医院的挂职干部给予了殷切期望。当天下午四点钟,在上医组织部临时拼凑的办公室中,简短的介绍之后,我便与李华部长、陈莉副部长一起,投入到紧张的2019年上海市第十批“组团式”援疆医疗人才选派工作中,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挂职历程。为传承发扬上医校训精神,医学院领导为我们这批18人的挂职队伍命名 “正谊明道锻炼队”,精心组织安排各种优秀的学习资源,包括大咖云集的讲座授课、兄弟院校交流、附属医院调研以及机关职能部门间、挂职队伍内部活动等,形式丰富多样,内容精彩纷呈。一年的时间,我经历了新上医凝心聚力共同攻坚的起步阶段,也见证了新上医建章立制逐步壮大的发展历程,本着虚心学习、学思结合、学有所用的学习态度,我开阔了视野,拓展了工作思路,收获良多。

一、转变角色,恪尽职守,忠诚履职不懈怠

有幸走上上医的工作岗位,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这其中有角色的转换,有定位的不同。作为挂职干部,既为主亦是客,一方面要坚持融入上医,以主人翁的精神去担当、尽责,同时,时刻不忘挂职身份,以更严的尺度约束自我,坚信每一项任务都是能力提升的阶梯;此外,既要当士兵,又要做使者,我们是为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的上医新发展而来的,我们希望能为上医增砖添瓦,能做医学院与医院的沟通使者,通过挂职的平台,尽自己所能畅通交流,密切医学院与医院之间的联系。

二、转变思想,加深认识,持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

挂职期间,经历了一系列的思想锤炼。党支部民主评议中,上医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严肃而坦诚,震撼之外给人有力的示范带动效应;各种深度的组织生活中,从专题的学习培训到“四史”知识竞赛,从组织工作方针政策的学与悟到新时期组织路线的解读导学,经常开展党的新理论、新文件集中学习,不断带来精神上的洗礼与升华,我的思想政治素质与党性修养逐步提升。

三、转变思路,摸索借鉴,吸收组工的“精、气、神”

我的挂职岗位是组织部干部科科长,通过一年的学习与锻炼,深刻认识到组织部持续学习、程序规范、坚持原则的工作特点,勇于担当、主动作为、高标准履职尽责的作风特色,组织部老师们深入推进党建工作,认真维护干部工作的严肃与公正,为医学院党政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一心一意为医学院事业谋发展。在组织部的每一天,都被严谨、细致这些字眼包裹着,每一份公文的书写、每一张材料的移交,都在无形锤炼着我的工作作风。组织部整肃向上的精气神,一心为公的浩然气,无声地对身处其中的我产生情操陶冶、品格砥砺和行为规范的影响,这种强大的内心认同将成为我在以后工作中自觉秉持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

四、转变思维,实践体悟,打造立体式工作习惯

只有学思践悟,才能融会贯通。援疆、援藏医疗人才选派工作中,我学习并理解到国家对口支援政策的意义,实际工作过程既要保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还要考虑医院客观情况,越发体会到兼顾大局与客观实际的重要性。走访调研中,发现医院对于上位指导与规范的需求,对横向比较与借鉴的需要,反过来,这也为医学院机关职能的谋划、工作策略的推动提供了参考与方向,使我感受到管理与服务辩证统一的意义。党建课题调研问卷设计时,不能只局限于附属医院的考量,还要涉及到二级院系的岗位与特征,这使我意识到提高站位与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医学院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干部管理监督、科级干部选任以及挂职干部管理中,种种触动与体悟不胜枚举,经历了一系列工作理念的革新。

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综上所有,是我人生之宝贵体验与收获,让我无比感激与珍惜。一年的时间在于学习和成长,在于历练和沉淀,更在于担当和传承,我必将带着在医学院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不断提升自我,走好成长之路,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招标办/朱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