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报刊版面2

复旦儿科火线入党同志介绍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儿科医院作为上海市收治新冠病毒肺炎患儿的定点医疗机构,全面进入战斗状态,医院党委闻令而动,带领职工共克时艰做好各项抗疫工作。目前仍有5名队员驻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诊治新冠儿童。

在战疫一线,24名同志在疫情暴发时期郑重地向医院党委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传染科曾玫主任和夏爱梅护士长成为上海市首批火线入党同志。第二批6名年轻同志火线入党,平均年龄28岁。

在一年的预备考察期内,8位同志坚守在临床一线,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临床任务。2020年11月份以后医院成立金山公卫新冠儿科病房,曾玫同志经常到公卫指导工作,夏爱梅同志作为护士长多次申请到公卫隔离工作,她一再强调“我要深入到前线阵地、我要和她们并肩作战”。王相诗、杨蕾等同志都前往公卫隔离工作,不畏风险,圆满地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

【个人介绍】

传染科的“定海神针”曾玫主任,1994年7月从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后开始在我院从事儿童传染感染病专业工作。作为儿科医院防疫工作的主要负责人,20多年来大大小小的疫情经历过不知凡几。无论是2009年流感大流行,还是2009年以后不断发生的EV71手足口大流行,抑或是2013年起H7N9禽流感的爆发,她都毫不犹豫,冲锋在前。

儿科战“疫”天使夏爱梅护士长,她接触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悉心照料;照顾无陪护患儿生活起居,耐心呵护;为护士加油打气,与护士共进退。带领护理团队全体“临时妈妈”们冲锋在前,坚守战“疫”最前沿,尽显天使风采。

总住院医生林怡翔负责全院发热患儿流行病学的第一道把关,2020年1月19日作为首诊医师,接诊上海市第一例儿童新冠病毒感染确诊患者。1月22日,进入污染区对患儿进行采样操作,在完备的防护下,林怡翔医生顺利完成2例患儿采样。同时林怡翔医师对每一位当班的进入隔离诊室的住院医师进行一对一模拟培训,协助完成首个III级防护下接诊非病例定义患儿,并制定相关流程。

放射科技师长张敏捷始终在抗疫一线配合科主任制定相关工作流程和防控措施,多次完成新冠确诊、疑似病例胸部摄片。为了制定疫情期间更切合实际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在充分了感染传染病楼各区域划分和防护用品穿脱流程后,他亲自操作并全程拍照记录,将学习实际操作过程的图片制作为学习教程,供大家学习。

传染科主治医师王相诗2019年第四季度流感高峰时,得知病房人力不足,正在休产假中的王相诗医生主动提出提前结束产假、重返工作岗位。在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发病率、病死率数据不详、医务工作人员感染风险未知的形势下,主动要求承担采样、吸痰、带患儿外出胸片及CT检查等风险最高的临床工作。对于家中2个年幼的宝宝,纵然心里万般不舍,她也毅然决然逆行而上。

传染科专培医师田鹤作为传染科高年住院医生,负责上海市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患儿的收治工作。随着疫情的发展,田鹤医生除了协助完成病房病人的管理工作外,还负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病例患儿的首诊工作。她主动学习相关检验标本采集的方法,保证了从诊疗到采集标本全部一人完成。并且每天对居家隔离患儿按时电话随访,仔细询问患儿情况,耐心解答家长疑虑。

主管护师杨蕾传染科工作多年的高年资护士,传染病科学防护知识早已铭记于心,面对新发传染病,她清楚地认识到所肩负的使命,从容地穿上防护服走进负压病房,照顾起无陪护的患儿,不惧危险地抱着年龄小的患儿哄他们入睡,陪着年龄大的患儿做游戏,学认字、算术。

护师张玉鸿2013年1月轮转到传染科工作,2017年起承担病区消毒隔离质控管理,在经历了手足口病、麻疹、禽流感等传染病的暴发后,积累了丰富的应对传染病经验,这次她穿着“大白”走进病房,和小患儿们聊天,做游戏,帮助孩子打开心扉,克服恐惧,作为一名“临时妈妈”,传递着爱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