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求医,蒙古极重度先心病新生儿沪上获救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姜泓冰2024-12-19 15:41

“衷心感谢复旦儿科心血管中心的卓越团队,你们的善良和专业使病情转危为安,挽救了蒙古婴儿的生命!”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到了来自蒙古国乌兰巴托的致谢信。一名1月龄蒙古宝宝小扎(化名)的家属和当地医生,感谢复旦儿科团队全力救治,让这个一出生就被诊断为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命悬一线的新生儿成功康复,顺利回到家乡。

小扎在蒙古一出生便被诊断为极重度主动脉弓缩窄,病情危在旦夕。当地医生评估后建议立即转院治疗,并第一时间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学科带头人黄国英教授取得了联系。时间紧迫,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上海市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复旦儿科迅速响应,院长王艺、医务部主任柳龚堡和心外科主任叶明协调资源提供全程转运指导。2024年11月2日,在复旦儿科团队协助下,当地医生护送小扎一家人从乌兰巴托顺利抵达上海虹桥机场。医院心外科石奇琪医生、新生儿诊疗中心李淑娟医生提前等在机场。航班一落地,小扎便被小心安放入暖箱,专业护送至复旦儿科医院病房。

救治团队第一时间完善多项检查,心脏增强CT显示,小扎的主动脉弓最狭窄处仅约1毫米,血液循环受到严重阻碍,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医院心血管中心主任刘芳教授与叶明主任经过细致讨论,制定了治疗方案:为患儿实施心导管球囊扩张术,同时备主动脉缩窄矫治术。

一切备妥之后,治疗团队即刻展开救治。术中,团队利用微创技术精准扩张了患儿狭窄的主动脉弓至4.3毫米,狭窄处的血管压力差从67毫米汞柱逐渐降至19毫米汞柱,上下肢血压几乎无差,血液循环恢复正常,小扎终于转危为安。

术后,小扎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受了精心护理与观察,度过危险期后转回普通病房。恢复良好的小扎顺利康复出院,返回蒙古继续成长。

据悉,此次跨国医疗救援,已是复旦儿科心血管中心学科带头人黄国英教授团队成功救治的第三例蒙古国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也是中蒙两国在医疗领域合作的范例,见证了国际医疗服务的温暖与力量。

点击查看原图

复旦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的医护团队和蒙古患儿出院合影。 复旦儿科医院供图
责任编辑:姜泓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